当前位置:

借又何妨

来源:市六中 作者:覃秀珍 编辑:肖焙丽 2015-07-23 15:41:36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余秋雨《借我一生》读后感

  “书非借不能读也”,小时对黄生借书说早有耳闻,但这种体会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深刻。临近放假,好友主动借给我一本余秋雨的《借我一生》,由于她的推荐,我如获至宝,欣喜异常,下决心要尽快读完。事实上,由于诸多琐事的牵绊,阅读的时间已推迟了二十余天。确切地说是五天前才开始正式阅读。时值今日,41万字的鸿篇巨著终于被我全部读完,而且是一丝不苟,其中还完成了不少于五千字的读书笔记,这种速度让我自己也感到骄傲了。想到自家书橱里的《余秋雨作品集》搁置了近十年,至今没有读完,此时算是真正地体会到“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含义了。

  余秋雨的《借我一生》,让我感受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将我载入一段风雨沧桑的历史,更使我体会到作者探索中国文化的艰辛。

  余秋雨的家庭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家庭。说它普通,是因为和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家庭一样,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殷实的家底。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家庭厄运连连,灾难重重。亲人的接连亡故,家庭的辗转流徙,文革的疯狂批斗,生活的举步维艰,无不令人唏嘘。使得这个家庭不再安宁。在这个多难的家庭,作者的祖母和母亲是我钦佩的两个女人。祖母一次次接受丧子的悲痛,直到十个孩子最终只剩下两个,祖父也撒手人寰,整个家全靠祖母一个女人撑起,可想而知其中的艰辛。而在文化大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年迈的她还得承受着饥饿和又一个儿子含冤而去的悲痛,最后只剩下作者的父亲,而祖母依然努力争取着每个希望,这在父辈是山的年代,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女长辈,而她至死连姓名都不知晓。而在这个饥寒交迫、丧事频频的家庭,身为商界泰斗的掌上明珠朱氏(作者的母亲)下嫁余家,既有自发教书的才识和胆略,也有教子的大气与洒脱,又有孝顺长辈的贤淑,更有遇事不乱的稳重,也称得上是一个奇女子。在灾难频发的特殊时期,虽有男人扮演顶天立地的角色,但两个女人不可或缺,都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由于一家人相扶相持,终于维系过来。不由让我叹服两位女子的智慧和勇敢,以及默默付出的品德与能力。同时也让我知道:任何一个家族都不会永远昌盛,也不会一世落魄,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所以对荣辱兴衰要坦然面对,处变不惊。

  余秋雨家庭遭遇变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遇到了一段特殊的历史。对于当代人,“文化大革命”这个名词虽然耳熟能详,但其间遭受的苦难却无法体会。作者对那段曲折的历史用自家辛酸的经历作了最深刻的诠释。如果说之前从《芙蓉镇》这本书里对文革有了初步的感知,那么这一次算是有了更真实透彻的理解。作者父亲对陈毅元帅的几句中肯评价,就让他背负了十年反革命分子的罪名,承受了严厉的批斗与关押,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受尽了屈辱与折磨。那是一个怎样是非颠倒的年代啊!无数人一朝得势就作威作福,咬文嚼字,使多少人不知缘由就被批挨斗,甚至命赴黄泉,酿造了无数的冤案和悲剧。平凡之人、有志之士、有功之臣,都不能幸免。稍有不慎,便祸从口出,一不注意,朋友反目成仇,搞得人心惶惶,胆颤心惊。作者所遭受的苦难也非同寻常:一个大学生在农场接受着超乎寻常的农事磨练,严寒酷暑,在泥里摸爬滚打,持久的劳动,繁重的压力,使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大学生判若两人,瘦骨嶙峋、衣衫褴褛。让我深刻理解了那一代成长的艰辛与苦涩。

  更让人扼腕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有真正的文化几乎都被废黜,知识分子的前途与命运一片黯淡渺茫,而得势的人都是无知无耻之徒,社会似乎回到蒙昧之时。但在那样朝不保夕噩梦般的年代,作者对于书的热爱令我汗颜。在农场大强度的劳动压力下,在大肆收缴书籍的紧张局势下,作者仍不忘藏书以读,更有人命危浅之时克服衣食难保的困难隐蔽奉化锦屏山苦读典籍数月的传奇经历。而作者探索中国文化的执著与艰辛也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在上海东北郊一间十三平米小屋里发愤苦读,在稿纸上留下冬日颤抖的笔迹和夏日淋漓的汗渍,终于孕育和诞生了一部部震惊中外的文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戏剧文化史述》……在虚假的大批判文化盛行的时候,作者放弃高位要职,力挽狂澜,踏遍中国每一寸土地,游走国外每一处险境,实地考察,终于又推出一部部扛鼎之作《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

  在我们看来,余秋雨一生的经历堪称传奇,家庭的变故、人生的坎坷、自身的勤奋,广远的行程,终于使他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名人,成为令我们仰慕至极的一代学者。然而,作者仍心生感慨:自己借住了一生,还在借住。这正好印证了本书“借”之意义。其实其中之“借”更有以上所谈种种人生之况味:决非安然,而是动荡;决非平坦,而是坎坷。名人如此,凡人难避。

  不过,说起“借”,留给我们的印象总是不安稳,似乎总是欠着的感觉,因为只有缺少才意味着借。这样一想,它并非我们所喜欢的字眼。我们来到世上,似乎就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避风港,从而摆脱借的困扰。而事实上,自来到这个世上,我们非借不可。借这个地球的葱绿生存,借父母的双臂成长,借前人的智慧前进,借他人的付出成全自己的梦想……似乎此生唯有借才有希望。

  由此,“非借不能读也”的何止是书,地球上的人类一生都在以借生存,每个人的成长与成功都须借助别人。

  如此,借又何妨?感恩借你一生的主,珍惜你借的全部,包括所有的苦难、一切的机遇、一起走过的人。

来源:市六中

作者:覃秀珍

编辑:肖焙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