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边城晚报丨“袁先生”与“贤内助” ——访袁隆平院士夫人邓则老师

来源:边城晚报 作者:杨玉捷 编辑:蒋良梅 2023-09-14 11:17:21
时刻新闻
—分享—

袁先生.png

人物简介

邓则,1938年出生于洪江市安江镇,1959年毕业于安江农校,曾是袁隆平院士的学生,毕业后在原黔阳县峡州公社两路口农技站参加工作。1964年2月22日,邓则老师与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校结婚。

从1961年开始,在安江农校教书的袁隆平院士研究重点转向杂交水稻,这在当时国内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邓则老师既是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最早参与者,更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袁隆平院士常年奔走在湖南、云南、海南的田间地头,邓则老师独立支撑起整个家庭,孝敬双方老人、抚养孩子长大。在她的默默支持下,袁隆平院士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为“天下人都能吃饱饭”作出了享誉世界的巨大贡献。

“没有共产党领导,就没有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多次说过的感言。同时,他在夫人邓则老师耳边也常说:“没有贤内助的鼎力支持,就没有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背后,藏着一段“家和万事兴”的感人故事。

今年5月,在袁隆平院士逝世两周年之际、湖南省第五届农耕大赛在安江农校纪念园举办前夕,怀化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周依琴专程赶赴长沙,在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拜访了邓则老师。已经85岁高龄的邓则老师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言语朴实、有条不紊。

“贤内助比太太好听”

周依琴:邓老师,您好。看到您气色这么好,家乡人民一定会很高兴。再过几天,全省第五届农耕大赛将在安江农校纪念园举行,大家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袁隆平院士,弘扬他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

邓则:感谢家乡人民。年纪大了,越来越想念家乡。想起在安江农校,那里冬温夏凉,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安江农校,是我和袁先生相识、恋爱、结婚的地方,也是杂交水稻研究起步的地方。

周依琴:刚才我们在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展览馆了解了许多杂交水稻知识和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迹,袁院士年轻时长得帅气、又多才多艺,小提琴拉得好,还会跳踢踏舞。当初您对袁隆平院士是什么样的印象?

邓则:当时他从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大学)农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安江农校教书,我也在安江农校读书。他人品好,课讲得好,爱打球、会拉小提琴,多才多艺。我也喜欢唱歌、打篮球,双方有共同的爱好。我们接触后感觉很投缘,产生了好感。1964年正月初五,因为突然下大雪,黔阳地区的篮球比赛改在安江农校礼堂举行。当时袁先生也在,我的队友和他的同事就一齐起哄,说我们是天作之合,要我们速战速决、早点成家。正月初十我们凭结婚证买了五块钱喜糖,请同事们吃喜糖,大家要袁先生表演节目,他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梦幻曲》,很好听。

婚后我一直叫他“袁先生”,他叫我“邓则”,向别人介绍时称“贤内助”。有个事最有意思了——前几年,我和袁先生与香港中文大学的辛世文教授(现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口子见面,大家互相介绍,辛院士介绍他爱人“这是我的太太”,袁老师介绍我“这是我的贤内助”。辛太太听了很羡慕,就对辛教授说:“以后不能叫太太啊,要叫贤内助,贤内助比太太好听。”

周依琴:我在展览馆看到一张您和袁隆平院士婚纱照,是什么时候拍的?

邓则:是我们参加全省五好家庭座谈会的时候补拍的。刚结婚时没那个条件,我们拍了一张黑白合影就很满足了。生活在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勤俭节约已成习惯。结婚时袁先生提议给我买件新衣服或者买双新球鞋,我都没答应。

“他就是想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

周依琴:听朋友说,您是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最早的参与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您也是学农的,肯定知道寻找雄性不育株是很困难的,在夏天大太阳底下和袁隆平院士一起寻找,一定很辛苦吧?

邓则:1964年我与袁先生结婚后,那年夏天水稻扬花的季节,在安江两路口我的试验田里寻找雄性不育株。水稻是雌雄同体,属于自花授粉植物。杂交水稻,就是要找到雄性败育的变异株,通过另一个品种雄蕊杂交授粉。雄性不育株的比例很低,一般只有五万分之几,要从密密麻麻的稻穗中找出来,很不容易。

水稻一般在晴天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左右扬花,我们每天带上几个馒头到田里去寻找。那时已经6月下旬,中午的太阳比火球还热,我们在稻田里手拿放大镜仔细寻找,不一会就热得汗流浃背。我在农技站上班,袁先生天天带着助手下田寻找,有一次他还中暑了。连着找了16天,差不多检查了十几万株水稻,终于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那天是7月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周依琴:真是不容易啊。看袁隆平院士学生时代的照片,长得很帅气。看他研究杂交水稻的工作照又黑又瘦。别人参加工作后慢慢培养出了知识分子的气质,袁隆平院士成为大科学家后,把自己的知识分子形象慢慢变成了农民的样子,邓则老师您觉得是吧?

邓则:袁先生做研究,其实干的就是农民的活,经常打赤脚下水田,天晴顶着日头晒,下雨就在雨里淋。从1961年转向水稻研究,经常和农民交谈,很看重农民的意见。

他的研究也是从农民的愿望开始的。一个邻居对他说,袁老师搞科研,要是能研究出亩产上千斤的好种子,我们就能吃饱饭了。本来只是闲聊,那时水稻一般亩产四五百斤,种得好的也就是六七百斤,谁敢相信有亩产上千斤的水稻呢。袁先生就把这句话听进去了,他就想搞杂交水稻。当时国外只有杂交玉米、杂交高粱,杂交水稻研究还没有什么进展,在国内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他搞杂交水稻研究,就是真心想为农民研究出好种子,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

“家和万事兴”

周依琴:杂交水稻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背后需要付出多少艰苦卓绝的努力啊。袁隆平院士出生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却全心全意投身于农业研究,其中的艰辛应该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邓则:是的。他特别能吃苦,把杂交水稻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1970年1月,他去云南省元江县育种,隔壁峨山县发生了7.2级大地震,元江县有很强的震感,袁先生科研组借住的农技站摇摇晃晃就要倒塌,他和助手们完全不顾危险冲进屋里抢救正在发芽的稻种,刚走出门房屋就倒了,迟一步后果就不堪设想。当地农业部门领导很关心他们,担心还有余震,要求袁先生他们撤离,他不肯,还就地搭起了塑料棚,守了整整三个月,直到那一季水稻见收。那时候还是雄性不育系的育种阶段,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还很远,袁先生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从1969年到1981年的十多年时间里,他有七年没在家里过春节,他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海南、云南、湖南的实验基地或在其他地方参加杂交水稻研讨会,一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安江农校,住在家里。有时才回家,东西行李都还没放好,省里一个电话来,又赶紧去长沙,一年到头不是在田里,就是在路上跑。

周依琴:袁隆平院士把自己献给了杂交水稻研究,这么多年您独自支撑起一个家,也吃了不少苦吧?

邓则:我自己是学农的,知道搞农业科研,季节性强,只能抢时间,一点也马虎不得,你不陪伴水稻,它就不给你成果。 所以,我特别理解他。看到他一门心思放在杂交水稻研究上,我就下决心把家庭责任挑起来,让他安心做研究。

有一年最困难,三儿子出生后,我申请下放到干校。三个小孩三个地方,老大放在重庆爷爷奶奶家,老二放在外婆家里。但我没有怨言、很快乐,公公婆婆还有我的母亲都很支持他。1974年冬天,我公公在重庆病危,当时袁先生带着科研组在海南三亚组织制种攻关,公公婆婆虽然很想念儿子,却反复交代我不要通知袁先生,让他安心做研究,他做的是关系到天下人吃饭的大事。公公去世两个多月后他才回来。他在家是个孝子,孝敬两边老人,公公去世他没能送终,心里很难受。

我们大家庭一直支持他,因为家和才能万事兴啊。

“他的研究全靠党支持”

周依琴:袁隆平院士多次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杂交水稻的成功。

邓则:是的,袁先生研究杂交水稻,家庭方面的困难我们自己想办法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全靠党和政府的支持。1968年袁先生的雄性不育株试验田遭到人为破坏,刚刚长成的秧苗全被拔光。三天后,袁先生在一口水井里发现有秧苗浮在水面上,学校领导马上派人用抽水机抽干水井。井底都是腐烂的秧苗,幸得水面上有3棵秧苗没坏,使杂交水稻的研究得以延续。

袁先生的研究一直有省里支持,有专项经费,科研组的成员也很稳定。1971年初,国家看到杂交水稻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组织了杂交水稻科研的全国性协作攻关,十几个省的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到海南岛基地——三亚南红农场参与研究。“野败”已经发现,完成了第一批杂交实验,它的杂交第一代已表现出很好的雄性不育保持功能。这是杂交水稻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

后来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在长江流域、华南等地选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与“野败”做杂交转育试验,育成不育系及保持系,并攻克恢复系筛选、优良组合选配和杂交制种等难关,于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当年在桂东县就实现亩产突破700公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杂交水稻从三系发展到两系,又发展到超级稻,在全世界出了名。袁先生应邀到很多国家传播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技术,促进杂交水稻从中国走向世界。

“禾下乘凉梦是个真实的梦”

周依琴:我们都知道,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有亲友开玩笑说,“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院士和您结婚后做的梦。

邓则:“禾下乘凉梦”是袁先生真正做过的梦,他梦见自己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同事、助手们就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就是袁先生追求水稻高产、更高产的梦想。从1996年开始,袁先生和研究团队搞超级杂交水稻,连续突破了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的第一、二、三、四期目标,尔后又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正在变成现实。现在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试验试种和推广,袁先生的研究团队共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万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一直是国际领先的,正在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周依琴: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如今,杂交水稻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下生动注解。这是袁隆平院士和全体科研人员的心血,邓则老师您是杂交水稻的“贤内助”,也是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见证者吧?

邓则:袁先生每次应邀出访别的国家,或者参加活动,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带着我去亲眼看看他的推广成果。在国外,他耐心地给我当翻译兼导游,看他的科研团队指导生产的稻田。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中国人不辞辛苦向世界各国人民传授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帮助他们增产粮食、战胜饥饿,得到了很大的尊重。菲律宾前后两任总统几次接见袁先生,对他很客气,感谢他为当地的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许多农民都非常敬重袁先生的科研团队,袁先生直接用英语和当地农民交谈,现场气氛很活跃。

杂交水稻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40多年里,袁先生和研究人员先后赴美国、菲律宾、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中国杂交水稻在国外推广种植面积现在已超过1亿亩。

“做人要做一粒好种子”

周依琴:袁隆平院士把怀化当成第二故乡,对怀化很有感情。现在,怀化市委、市政府已经把“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作为怀化城市名片,号召全市人民向袁隆平院士学习,争做一粒“好种子”,为怀化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我们看到去年在袁隆平院士铜像的揭幕仪式上,您写了一句“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大家很受鼓舞。

邓则:听说怀化现在变化很大,在建设怀化国际陆港,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火车可以直接开到东南亚国家。这个好呢,袁先生和科研团队在东南亚很多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光去菲律宾、老挝、缅甸等国家就有三四十次,这些国家跟怀化有很深的渊源,现在又有新合作,可以不断加深友谊,发展经济。

周依琴:国际陆港您也知道呀,您对怀化真是太关心了。家乡人民衷心祝愿您健康长寿、幸福快乐,也热切盼望您抽空回家乡看看。

邓则:谢谢你们来看望我。年纪大了,确实很想念家乡,祝家乡人民越来越好!

来源:边城晚报

作者:杨玉捷

编辑:蒋良梅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