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愁在画中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谢群 编辑:唐艺芬 2020-12-19 15:15:4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朋友圈中看到梁云山老师的一组书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犹如在寒冷的冬日里一抹温暖的亮色。

2.jpg

清新明快的画面,漂亮实用的村寨院落,小船 、石拱桥、清澈的小溪流,活灵活现、立体感非常强的点缀在画中。展现了独特的湘西民俗地域文化,也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村庄在溪边、溪在村庄边。

6.jpg

时光不居 ,十一前,偶然的机缘认识了喜欢戴顶礼帽的梁云山老师,也曾携幼儿到其家中拜访,当时看到梁老师家中的书画满是惊喜。对于书画艺术,我是一知半解,但对作者崇拜之至,而梁老师也不嫌弃我,耐心地给我讲解,也顺便聊了聊他的艺术道路和求学经历。

生活虽艰难,但梁老师不屈服命运的折磨,在没钱买纸买笔的日子里,凭借持之以恒的毅力,自学+拜师,在艺术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力拼搏 、循序渐进,艺术技巧日臻完美。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给了天道酬勤、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些励志名言最好的诠释。

1.jpg

性格随和不随俗的梁先生步入老年后,作品被市场看好,众多收藏爱好者也看到了商机,但梁先生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气,不喜欢随波逐流,不希望作品被用来炒作,只希望真正识画有缘的人收藏!

常言道: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凭借记忆,年逾古稀的梁云山老师通过书画艺术地再现了乡愁。

梁云山老师出生和工作地都是在洪江市托口镇。清水江畔的托口镇乃千年古镇,地处湘黔两省五县交界之处,有着浓厚的码头文化,逢场赶集讲各地方言的商贩汇集于此,停靠岸边码头的船口多时有几百艘。现因修电站已沉浸于近百余米深的湖底。据说托口电站曾被孙中山先生写于其《治国方略》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见一斑。

4.jpg

巧的是,我也曾在托口工作过。

托口派出所是我入警的第一个单位,在那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的人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记得是板栗成熟期,我搭乘安江至托口的农用车,一路颠簸,坐了近四个小时才来到古镇托口。当时派出所易所长,大概年长我4岁吧,为人成熟老到,也是我人生第一位师傅,他热情接待了我。派出所共有二位民警,六位合同民警和一名司机,壮实豪爽的邓化平,稳重热情的匡绍望,精明强壮的杨学……

5.jpg

当时的派出所是五亩地左右的四合院,正门口一栋四层楼的办公大楼,左侧是二层楼的宿舍,后面是食堂,右侧是果园,条件算是比较好的。

报到当天,所里邓化平请我吃了一餐托口名菜——托口板栗炒鸭,带我进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以后的日子就是逢集去农贸市场反扒, 平时则看看案卷,跟着下下村 。

3.jpg

许多的故事都留存在了大脑芯片。

托口古镇街道有两条街 ,街道很长,赶集非常热闹,河边各个码头都是人声鼎沸,船来船往,客商有贵州的、会同的、芷江的……

当年12月,我接到通知去参加省公安厅举办的为期一年的刑侦痕迹技术培训班,培训实习结束后我被调往刑侦队,便离开了美丽托口古镇,而随着托口电站的修建,托口古镇也沉没清江湖底,只能凭记忆回忆了。正是:

      青春年少入托口

      多得众多贵人助

      似水年华时间逝

      第二故乡情永存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世界万物也是在时间的流淌中发生着变化,但继承与发展永远是不变的主题。

现在的托口已是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变成一座崭新的新镇,有闻名遐迩的五星级农庄一一群红农庄,有民族新侗村一一三里村 ,有着二水汇聚波光粼粼的清江湖,有着新农村建设标准村的王家坳。

7.jpg

勤劳的托口人民凭借天时地利,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刻也不停留。

当地百姓发展栽种托口东魁杨梅,每年杨梅节,商贾云集,游客如织,前来品尝购买东魁的车辆每天上千台,可谓车轮滚滚。

此外还有可酸可辣可甜的托口生姜,有着大小均匀、油光发亮的托口板栗等特产,闻名遐迩。

端详着梁先生一幅幅精美的水彩图画,看到了一份份对故乡的寄托与祝福,也勾起了我无限的思绪。正可谓:

       人在看画  画在看人

       看看书画 乡愁有话

审核:符玉娟 终审:刘辉霞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谢群

编辑:唐艺芬

本文链接:http://www.hjsxw.cn/content/2020/12/19/87367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