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怀化日报丨安江稻作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朱明霞 编辑:蒋良梅 2024-01-12 11:23:05
时刻新闻
—分享—

稻作文化.png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安江盆地既是长江中游地区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全国知名的杂交水稻发源地,至今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书写长江流域农耕文明发展史呈现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文化变迁视野下安江稻作文化的历史传承

安江盆地的稻作农业经历了从原始稻作到传统农耕再走向现代化的演进历程,每一个阶段都有文化的起源、积累,并为进入下一阶段的文化革新创造条件。

史前稻作文化。自安江盆地高庙遗址发掘以来,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7400年的碳化栽培稻,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印纹白陶礼器,以及大量贝丘遗存。考古学家普遍认为,高庙遗址是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的重要支点,是长江中游史前农耕社会饭稻羹鱼的典型代表,为考察我国农耕文明起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证。

传统稻作文化。安江盆地附近河湾有战国中晚期的聚落遗址,且自汉代以来便有大量汉族移民及种植技术涌入,至清代当地“稻米香白异常”被视为重要输出品。有鉴于当地传统稻作品种及体系的优良品质,“洪江山地香稻栽培文化系统”于202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农事活动中,当地民众还创造了许多与稻米相关的饮食习俗、生活礼俗及民间艺术。

传统稻作文化的现代转型。安江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受益于杂交水稻的研发推广,安江及周边乡村开辟了多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传统耕作模式也逐渐走向现代化机耕模式。当前,在怀化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地方党委和政府正着力建设“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倾力打造湖南农耕文化旅游名片,古老的安江正孕育新的“涅槃”。

二、安江稻作文化形成演化的特定生成环境

安江稻作文化是在沅水流域中上游以安江盆地为中心的地域形成,是特定生成环境下的产物。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安江盆地被袁隆平院士誉为“生物物种变异的天堂”。这里有充裕的水利水能资源、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肥沃的耕地土壤、错落有致的河谷小平原和山地梯田,加上独特而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为人们发展稻作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兼容并蓄的人文社会环境。历史时期安江稻作文化的演进始终与当地多民族融合的人文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军事移民、垦殖移民、商贸移民与原住民的融合,让安江地区成为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形成了多元的融合文化,营造了兼容并蓄、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社会氛围。

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环境。自明清以来,在大规模移民屯垦和农耕技术传播带动下,安江地区的农耕生产逐步向精耕细作迈进,并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兼营杂粮和各类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模式。当下,地方党委和政府大力建设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倡导农文旅融合发展,又是在更高层次推进区域产业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三、现代化进程中安江稻作文化创新发展路径思考

安江稻作文化是开放、包容、发展的,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而且通过与其他的文化交流互鉴而创新发展。

稻作文化与科学文化相互促进。其一,科学文化可以从传统稻作文化中汲取智慧、得到滋养,并助推传统文化的提升。其二, 传统稻作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其三,传统稻作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与科学方法相结合,增强创新发展的能力。

稻作文化与遗产保护相得益彰。一方面,稻作文化是文化遗产的特有类型,其保护模式和机制对于遗产保护具有较好的联动效应。另一方面,文化遗产的物态性和数字化保护方式,对于稻作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稻作文化与农旅产业相互融合。其一,安江稻作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对于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其二,安江稻作文化融合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对于推进偏远山区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其三,安江稻作文化浸润着丰富的旅游业态资源,对于推动地方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借力怀化旅游“金三角”战略规划,随着“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安江将建成以“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为引领、“怀景怀乡怀味”相融合的怀化旅游“金三角”重要展示地、湖南农耕文化旅游名片核心承载地、全国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

(作者系中共洪江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朱明霞

编辑:蒋良梅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