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委员风采|彭敏君:关于加快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作者:韩星 编辑:肖焙丽 2020-06-18 16:08:07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提升黔阳冰糖橙和雪峰山道地中药材等两大特色支柱产业的品牌效益和市场影响力,提出“产地黔阳、全民电商”战略,精准谋划,多措并举,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惠农网、快乐购等知名电商平台相继入驻,网货开发、农产品上行电商化、工业品下行电子化、电商物流配送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有电商企业228家,电商从业人员1万余人,2019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3亿元,位居怀化市第一,处于湖南省前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子商务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发挥了独特作用。我市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不少瓶颈,存在一些短板。

  一、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品牌化、标准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由之路。洪江市优质农产品品种多产能大,具有完美的电商产品基础,但分布不集中、品牌不响亮、出货不标准,“黔阳”金字招牌在市场开拓、品牌保护、吸引消费等有短板弱项。目前,只有5家网销农特产品企业完成SC认证,“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商标注册落后,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还有以次充好,参假销假,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二、人才资金保障乏力。由于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起步晚,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导致电商人才难引、难招、难留,尤其缺乏信息技术、经营管理、品牌推广运作和市场培育的电商带头人,造成电商人才整体短缺与人才质量不高的问题长期并存。受财力限制,我市在资源整合、电商运营、物流配送、站点建设、品牌打造、网货开发、产品营销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电商发展要素碎片化,未能形成完整的电商生态服务链。如我市已建的107个乡、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多数缺乏电商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高水准的电商品牌及营销策划、设计、包装、宣传、运营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电商企业和电商网商创业者对提供电商销售技术指导和服务的迫切需要。

  三、物流体系基础薄弱。我市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信息化水平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保鲜技术相对滞后,企业竞争力不强,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体系还未形成。物流条件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名优特新产品商品化的瓶颈。

  为此,建议:

  一、锚定目标,突出重点,提升“黔阳”品牌效应。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着力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产品供应链、电商生态链,实现发展电商有人才、培育产业有品牌、销售产品有渠道、提供服务有场所、持续发展有后劲、产业农民有收益目标。一是加大电商产业园的财政资金支持,加强隆平电商产业园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增加电商专用仓库、光电选果机、自动传输带、冻库、自动打包机、自动称重仪等设施为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黔阳”农特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加快农产品和土特产品的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三是加快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体系和工业品下乡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四是鼓励电商企业抱团发展良性竞争,打造黔阳牌农产品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直播带货等营销方式,全方位、多渠道销售黔阳牌农产品。

  二、规划引领,强化保障,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一是以隆平电商产业园为依托,加快市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建设,设立20个乡镇物流配送站,120个村级物流配送点,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定时、定点、定线路”和“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统一价格”及提速降费。二是制定电子商务发展中长期规划,修订完善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引导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鼓励相关企业加快物流配送终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让电子商务物流渠道更通畅、信息传输更安全。

  三、创新驱动,内育外引,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人才是重要支撑。一是对电商从业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及性和实用性培训,壮大电商从业人员规模,培训电商能人和专业企业。二是对外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和高端电商人才,对内鼓励本土青年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事电商产业。三是有效整合农业、供销、人社、文化等部门资源,实现“一点多能”,提升乡村站点服务功能和营运能力。

作者:韩星

编辑:肖焙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