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歌,唱响杂交水稻的故乡
——“怀化有戏·村歌会”(洪江市赛区)比赛侧记
七月的安江,稻香四溢,流金泛绿。
7月4日至5日晚,洪江市安江镇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怀化有戏·村歌会”洪江市赛区激情开唱。选手们用质朴的歌声,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点燃了夏夜,也让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镇光彩焕发。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歌声飞扬。隔江相望的高庙遗址,仿佛也在静静聆听着这场安江人民的音乐盛会。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男女老少都被村歌会吸引,驻足观看,喝彩不断。
(“怀化有戏·村歌会”洪江市赛区激情开唱)
舞台上,歌手们轮番登场,用最真挚的情感、最动人的歌声演绎着一首首村歌。有的歌曲旋律悠扬,仿佛将人们带入了安江那宁静的山水之间;有的歌曲节奏明快,展现了安江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一首首村歌,如一幅幅画卷,绘出安江多彩生活。音符似山间清风,拂过心田,让人沉醉。
“安江是那杂交水稻的发源地,袁隆平爷爷的梦想在这里开启。高庙遗址诉说着古老的秘密,山水间流淌着我们的回忆……”来自安江镇的杨杰一首《杂交水稻的故乡》,道尽安江风土人情。质朴的歌词,真挚的情感,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花。
(“怀化有戏·村歌会”洪江市赛区比赛现场。 )
台下,一群年轻的姑娘随着音乐起舞。其中一位姑娘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村歌会的歌曲都特别好听,很有感染力,感受到了安江的魅力,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了,以后要多宣传安江,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美。”
众多歌手中,来自托口镇朗溪村50多岁的吴玲玲格外引人注目,她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参赛。她笑逐颜开地表示:“自己从小喜欢唱歌,现在是托口新视听村乐队的成员,非常开心有个舞台展示自己。”
除了动听的歌声,村歌会舞台背景与现场布置也巧妙地融入了安江的特色元素。大屏幕上不时播放着杂交水稻博物馆的画面、高庙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安江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热闹的乡村生活场景。这些画面与歌手们的表演相得益彰,让观众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稻都的独特魅力。
(“怀化有戏·村歌会”洪江市赛区比赛现场。 以上照片均由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军 李金欣 摄)
记者手记: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村歌会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桥梁。歌手用歌声传乡情,每一首歌曲都仿佛是一幅画卷,描绘着安江的风土人情、美丽风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对于安江镇的居民来说,村歌会更是一场情感的凝聚。大家围坐在一起,欣赏着熟悉的乡音唱出的歌曲,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当地居民易桂云大爷对村歌会赞不绝口:“现在咱安江越来越好了,这村歌会唱出了咱老百姓的心声!”
月光漫过袁隆平院士手书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石碑,照在手持擂主奖杯的歌手们身上。这些从田野车间走出的歌者,即将带着雪峰山的回响,踏上怀化市级擂台。正如第一场擂主袁小茜在颁奖时所说:“八千年前高庙先民点燃文明火种,今夜我们用歌声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掌上怀化
作者:彭军 李金欣 肖军 通讯员 曾洁 李林
编辑:蒋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