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旧背包,里面装的不是书本,而是我背了十年的‘石头’。”近日,洪江市托口镇中学食堂二楼内,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湖南省最美大学生”等荣誉的青年李佳钰,用一个旧背包开启了一场特殊的“青春对话”,为全校学生送上触动心灵的励志教育。

“这顶毛线帽,是我化疗时戴的。19岁确诊癌症晚期,化疗时吃了吐、吐了吃,但我从没想过放弃。”李佳钰从背包里取出第一样“信物”,低沉的讲述让现场瞬间安静,学生们屏息倾听,目光紧紧锁定那顶略显陈旧的帽子。
翻烂的编程笔记是第二块“石头”。“颈椎后遗症让我没法久坐,就把知识点拆成碎片学,挤着时间记笔记。”李佳钰举起笔记,泛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清晰可见。“他不是遥不可及的‘学霸’,是会软弱却仍坚持的普通人。”2402班杨曼婷听完后感慨,“这让我明白,坚持就能靠近目标。”
一部旧手机的故事更引发共鸣。“从前我也沉迷游戏,后来用它在B站学编程,手机成了逆袭工具。”李佳钰的蜕变经历,让不少低头摆弄手指的学生悄悄放下了手机。“每天3道基础题、一张单词便利贴,我从‘学不进’变成‘有点会’。”2302班瞿成辉现场分享自己的“进步日记”,台下随即响起掌声。
不同于传统说教,这场分享全程“沉浸式互动”。李佳钰递出背包让学生触摸感受,邀请大家体验“背石头”的重量;瞿成辉当场牵头组建“学习搭子团”,演示“每日3题+错因标注”的学习法;杨曼婷发起“15分钟不碰手机”实验,不少学生专注投入后直呼“原来静下心这么高效”。
“我们刻意打破‘高高在上’的榜样叙事,让榜样成为‘可复制的成长模板’。”托口镇党委副书记(挂职)苏霖全程观摩后表示,当学生发现“抗癌斗士”也曾迷茫、“学霸”也曾粗心,榜样力量才真正落地生根。
这场活动并非“一阵风”,而是托口镇教育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缩影。近年来,托口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支出只增不减,对考入知名高校的户籍毕业生予以奖励;创新捐资助学模式,构建“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学校统筹”的助学格局;实现义务教育补贴全覆盖,严守控辍保学和教育安全底线,为育人提供坚实保障。
“今天的活动,是‘人才培育’链条的起点。”托口镇党委书记易石林坦言,镇里不仅要“引才回乡”,更要“育才在乡”,让奋斗精神扎根青少年心中。
活动结束时,李佳钰将“榜样背包”留在了学校:“这些‘石头’不该只属于我,要做每个托口少年的‘成长信物’。扛不住时看看它,记住硌人的石头终将成为王冠上的钻石。”
来源:新湖南
作者:向佳鹏
编辑:蒋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