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城乡乱扔乱堆垃圾现象明显减少。特别是2018年以来洪江市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循环利用PPP项目”建设,乡镇垃圾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成,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垃圾增速迅猛。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商品物资不断丰富,农村劳动力外出,拾荒者、乡村废品收购站点退出等诸多因素,各类商品包装、低价可回收物,传统可沤肥物、腐烂瓜果、建筑废弃物都变成了垃圾,致使农村垃圾数量猛增、种类繁多,清运处理难度加大。据调查,全市日均垃圾处理量已达290吨,城乡居民人均垃圾处理量0.67kg/天,接近项目约定日均垃圾处理量上限(296吨/天)。
二、村民垃圾分类观念不强。大多村民还没有垃圾分类意识,混装丢弃普遍,有些嫌固定投放点远随意倾倒,造成垃圾收运量大,也增加了后续细分类及处理难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农村垃圾51%为湿垃圾,20%为可回收垃圾, 29%为干垃圾,如果能分类投放到收集点,垃圾的收集、清运量将会减少一半以上,对垃圾可持续处理意义重大。
三、部分非生活垃圾未分类处理。我市是冰糖橙主产地及周边五省区的柑桔集散销售地,腐烂柑橘量大,既有腐烂垃圾成份又有塑料包装,无法焚烧或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也不在凯天公司合同范围内,每年冬春季节,一些溪河、公路两旁烂柑桔随处可见,造成严重的土壤、生态环境污染。一些乡镇没有明确建筑垃圾处理点,村民建房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属于凯天公司清运范围,存在乱倒乱堆现象。
四、垃圾收集布点欠科学、管理欠到位。一是对凯天公司的监督管理及考核机制需完善,目前虽然通过协议、函等方式确定了乡镇和公司的职责,但具体操作中双方权责未充分理顺,在转运点的设置、转运频率、桶外垃圾运输等方面还有异议,没有达到无缝对接、高效合作。二是垃圾收集站点偏少。截至2020年4月,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团寨和偏远村组未配备勾臂箱,如合并后的湾溪乡云峰村,在原双江口村未配钩臂箱,距离原云峰村钩臂箱约5公里左右。三是露天垃圾池(屋)管理待加强。一些垃圾池的垃圾未及时清运到指定收集点,有些不适合做收集点增加二次转运成本,有些已经废弃垃圾堆积污染环境。
为此,建议:
一、科学规划布局、完善硬件设施。一是要完善垃圾收集点、投放点的布设。因地制宜尽快配齐勾臂箱、垃圾箱和转运车等硬件设施,扩大清运辐射范围、增加转运频率、减少周期时长。二是要加强露天垃圾池(屋)管理。利用上级奖补资金修建的各类垃圾池(屋),由各主管部门出台指导性意见,村级根据需要拆除恢复原貌或保留使用,对继续使用的要发挥好村级保洁员(扶贫特岗员)作用,确保最源头驳运环节及时有效。三是改进烂柑橘、建筑垃圾等处理办法。探索每个乡镇明确一处建筑垃圾堆放点,乡镇在农村建房审批时签订建筑垃圾处理协议,对建筑垃圾未清运干净的不予发证;腐烂瓜果疏菜由农业、环保、住建等专业部门进行调查后提出处理方案,科学规划布点,集中有偿处理。
二、强化指导、健全工作措施。一是抓源头分类减量。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考验着基层治理能力,要把“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作为重点,引导农户将生活垃圾简单分成可回收、干垃圾、湿垃圾3类,剩饭剩菜、瓜果皮核等含水高的湿垃圾由村民做沤肥处理,可回收、干垃圾由村保洁人员定时定点收集,驳运至垃圾收集点;主管部门要通过分类培训、现场交流、发放宣传手册、入户检查、配备分类设施等方式加强指导;教育部门在幼儿园、小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让下一代从小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成为垃圾分类的生力军和宣传员;电视台、网络、广播要宣传垃圾分类意义和做法,将垃圾分类观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二是多措并举、激发村民责任意识。引导成立村级环卫自治协会,建立落实门前三包、开展秀美庭院评比表彰长效机制。推广爱心超市积分兑日用品的做法,激励农户垃圾分类。结合农村“清洁行动”,在重大节日时组织党员干部、组长带头对溪流沟渠、道路沿线卫生进行集中整治。
三、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监督。一是主管部门牵头对凯天公司前期试运营情况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进行评估论证,在此基础上完善好协议,细化相关方职责分工、权利义务,在清运程序、范围、时间、计量上做到无缝对接,确保不扯皮、责任可追溯。二是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尽快制定出台《洪江市城乡垃圾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制定考核办法,由市政府成立城乡垃圾管理考核小组,定期对乡镇、项目运营公司进行考核,把对乡镇的考核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围,把对公司的考核结果与政府支付运维费用挂钩;乡镇对村、社区垃圾管理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三是提前谋划,确保工作不断档。目前,农村公共场所的垃圾清扫、短途转运等工作,基本上由农村扶贫特岗人员承担。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该政策是否延续还未明确,对此,需要提前谋划、安排部署,确保工作持续有序有效,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作者:韩星
编辑:肖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