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熟坪乡中心学校内三十余名乡村妇女在湖南女子学院“母亲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指导下,用青翠棕叶编织出非遗的当代华章。这场别开生面的棕编技艺培训,不仅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更成为撬动乡村女性经济与文化双振兴的创新支点。
“棕叶要这样对折,丝线缠绕需保持三指间距……”在主讲人雷薇的示范下,原本普通的棕叶在学员们指间翻飞起舞。通过“历史溯源+工艺解构+实操演练”的三维教学模式,学员们系统学习了从棕叶采集、蒸煮软化到艺术造型的全流程技艺。当第一朵棕编玫瑰在学员手中绽放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
“我们设计的‘阶梯式’课程,既包含基础技法训练,也融入文创产品设计思维。”雷薇展示着精心制作的教具包介绍道。从传统蚱蜢到现代挂饰,教学案例既保留非遗精髓,又贴近市场需求。学员杨芳捧着亲手编织的蜻蜓感慨:“这双手艺让我想起奶奶的竹篮,现在我要把它传给女儿。”
“这不仅是手艺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重塑。”团队负责人侯思瑶指着学员作品墙表示。项目特别设置“妈妈讲师团”培养计划,通过选拔优秀学员开展社区教学,形成“传承-创新-传播”的可持续模式。
随着暑期实践的深入,实践团还将开展蓝染技艺体验、乡村文创市集等系列活动。这片被棕香浸润的土地上,正生长出文化传承与经济赋能共生共荣的新图景。
审核:邱 曦 终审:蒋耀南
来源:湖南女子学院
作者:侯思瑶、于露、谢亚妤(通讯员)
编辑:刘斯苑
本文为洪江市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