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发“智囊团”一线支招助振兴

来源:市老干部服务中心 作者:邬国荣 易思纲 韩承业(通讯员) 编辑:唐艺芬 2025-09-24 16:34:57

1-700.jpg

田间地头“授真经”,银发力量助振兴。在洪江市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股由“银发人才”汇聚而成的智慧暖流,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精准滴灌着产业发展的沃土。连日来,洪江市老科协与市关工委强强联合,组建了一支集科技、经济、文化、管理等多领域专家于一体的立体化、深层次服务行动,为洪江市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强劲的“银发动能”。

市老干部服务中心.png

科技赋能,为“雪峰脆柿”注入“硒”望

服务团队的首站,来到了洗马乡稠树脚村的雪峰山脆柿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柿子树挂满了金黄的果实,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基地负责人王宗福脸上洋溢着喜悦,他向专家们详细介绍道:“今年风调雨顺,管理得当,预计产量能突破8万斤。市场行情也很好,批发价稳定在每斤12元以上,而且大部分已经被客商提前预订了。”

市老干部服务中心1.png

在听取介绍后,专家们现场给出“金点子”:“老王,你的脆柿品质已经很好,但如果能引进富硒技术,让每一颗柿子都成为‘健康果’,不仅能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更能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雪峰富硒脆柿’品牌,抢占高端市场,这才是真正的科技新动能。”一席话,让王宗福茅塞顿开,对基地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新的期待。

文化铸魂,为“出海足球”讲好“家乡故事”

市老干部服务中心2.png

随后,团队一行马不停蹄地赶赴塘湾镇响溪村,走访了由返乡青年易传友、易传力兄弟创办的洪江市创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这家从江苏无锡“搬”回家的企业,投资700多万元,如今年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其生产的200多个款式的足球远销欧美,成为当地“家门口就业”的典范,被洪江市老科协、市关工委授予“返乡青年创业示范基地”。易总介绍说:“公司90%的员工是本地劳力,包吃包住月薪普遍4000元以上,高的可达万余元,并吸纳安排了29名脱贫户工作。”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致富。

市老干部服务中心3.png

团队专家在深入车间、了解生产后,不仅肯定了企业的成绩,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铸魂”的战略建议。他们建议,要深度挖掘易氏兄弟“情系桑梓、返乡创业”的动人故事,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和品牌宣传中,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民族品牌。关工委的同志则围绕如何关心关爱青年员工成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具体方案,为企业凝聚人心、行稳致远提供了“软实力”支撑。

规划引领,为“康养文旅”奠定“文化基石”

服务的最后一站,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响溪村“老科协、老健协康养示范基地”——洪江市铭玉山庄有限公司。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建设工地上,团队专家们与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就山庄未来的发展规划、品牌运营策略、市场营销方案等提出了系统性的科学指导。他们特别强调,康养产业的核心在于“体验”,要立足响溪村的生态优势,打造集“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产品。

市老干部服务中心4.png

尤为令人感动的是,为了实现“文化赋能”的深度结合,老科协的专家们还精心编纂了《响溪村抗战、民间传说故事文集》,并现场赠予塘湾镇和响溪村。文集收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本地抗战英雄事迹和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旨在深度挖掘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专家们指出:“发展‘清凉经济’,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绝不能只靠‘凉’气,更要有‘文’气。这本故事集就是为响溪村的文旅产业注入灵魂,让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

市老干部服务中心5.png

“银发力量”,乡村振兴的“多维引擎”

从科技兴农的“点金手”,到企业发展的“策划师”,再到文旅融合的“筑基人”,洪江市老科协、关工委的“银发专家”们,用他们毕生积累的经验、智慧和无私奉献的热情,构建了一个“科技+文化+规划”的多维赋能体系。他们不仅是政策的“宣传员”、技术的“指导员”,更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顾问”和地方文化的“守护者”。

此次联合行动,是洪江市充分发挥“银发人才”优势,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这群“夕阳红”正以“桑榆未晚,为霞满天”的壮志豪情,成为推动洪江市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强外脑”和“金引擎”,为建设现代化新洪江贡献着不可替代的“银发力量”。


审核:邱曦  终审:蒋耀南

来源:市老干部服务中心

作者:邬国荣 易思纲 韩承业(通讯员)

编辑:唐艺芬

本文链接:https://www.hjsxw.cn/content/646943/68/153070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