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橙”满枝头 情暖乡村 市老干部服务中心助农采摘解民忧

来源:市老干部服务中心 作者:曾春华、邬国荣、黄明英 编辑:刘斯苑 2025-11-24 10:50:26

1.jpg

温差酿甜,晴日正好。洪江市沙湾乡沙湾社区万亩橘园,正上演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沉甸甸的柑橘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美的丰收气息。然而,对于部分脱贫户而言,这份甜蜜的“烦恼”也接踵而至——采摘人手短缺,稍有不慎,一年的辛劳便可能付诸东流。11月21日,关键时刻,一支队伍如“及时雨”般涌入橘园,他们是市老干部服务中心的帮扶责任人,是激活这片土地丰收活力的“橙意”人。

闻令而动:一场“预判式”的精准奔赴

“李大姐,我们来了!今天帮你把这片‘金果果’都收回家!”走完脱贫联系户,老干部服务中心的帮扶干部们便手持果剪、肩挎竹筐,精神抖擞地来到脱贫户李建英的果园里。

这场暖心的助农行动,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一次“预判式”的精准帮扶。早在柑橘成熟前夕,老干部服务中心的帮扶责任人们就已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全面摸排了结对帮扶户的劳动力情况和采收困难。“我们提前就建立了帮扶台账,将缺少劳力的家庭列为重点服务对象。”中心负责人在现场一边麻利地采摘,一边介绍道,“天气不等人,果子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想在前面、干在实处,把帮扶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有高效的行动。他们迅速分组,有的负责采摘,有的负责搬运,汗水浸湿了衣衫,泥土沾满了鞋履,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奋斗的激情。这不仅仅是一次体力劳动,更是一次深入群众、践行使命的“现场办公”。

躬身服务:从“管理者”到“服务员”的角色转换

在橘园里,他们不仅是端坐办公室的“管理者”,老干部的服务者,还是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服务员”。这种角色的无缝转换,源于老干部服务中心对帮扶工作的深刻理解。他们深知,真正的帮扶,是“身入”更要“心至”。此次助农采收,正是该中心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它打破了办公室的壁垒,将服务窗口前移至田间地头,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了群众的心窝。

“这些干部,比我们自己还上心!”李建英看着一筐筐即将运走的柑橘,激动地说,“有他们在,我心里就踏实了!”

链条赋能:一次“全周期”的产业帮扶

采摘只是丰收的起点,如何让“好果子”变成“好价钱”,是帮扶工作的关键所在。市老干部服务中心的帮扶,早已超越了“一摘了之”的单一模式,构建起一条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周期”帮扶链条。

产前,他们是“信息员”,及时传递最新的农业政策和市场动态;产中,他们是“技术员”,邀请农技专家开展培训,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产后,他们则化身为“营销员”,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大型商超,组织“消费助农”活动,为脱贫户的柑橘打通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帮他们摘下这一季的柑橘,更是要帮助他们建立起稳定、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老干部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员表示,“通过我们的服务,让脱贫户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这才是巩固脱贫成果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长久之策。”

夕阳西下,满载着柑橘的车辆缓缓驶出橘园。帮扶干部们疲惫的脸上,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以实干为笔,以汗水为墨,正与广大村民一道,共同描绘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审核:邱 曦   终审:蒋耀南

来源:市老干部服务中心

作者:曾春华、邬国荣、黄明英

编辑:刘斯苑

本文链接:https://www.hjsxw.cn/content/646955/68/154530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